1、梁柱節點處的設備基礎灌漿料實行先高后低的原則,即先澆筑高強度等級的設備基礎灌漿料,后澆筑低強度等級的設備基礎灌漿料。在高低強度等級設備基礎灌漿料的交界處,設置金屬絲網,以便操作者容易控制設備基礎灌漿料的澆筑范圍。
2、對高強度等級設備基礎灌漿料的常規配合比進行調整,即在滿足強度及可泵性的條件下,盡量減少水泥用量、減少砂率、增加石子含量、減小坍落度、減少自流砂漿與設備基礎灌漿料用水量,并對粉煤灰和外加劑的用量也作相應的調整,以盡量降低設備基礎灌漿料水化熱產生的溫度,減少因不同強度等級設備基礎灌漿料收縮或設備基礎灌漿料內外溫差而引起的裂縫。
3、梁的設備基礎灌漿料采用二次澆注法,即在設備基礎灌漿料終凝前再澆筑一次,特別是梁祝節點處,以增加設備基礎灌漿料的密實度,減少收縮。
4、在容易產生裂縫的梁側面增加水平構造筋,提高梁的抗裂性。
5、嚴格控制設備基礎灌漿料拌合物的坍落度,在河北達奧達灌漿料廠家現場對每一車設備基礎灌漿料都進行坍落度檢測,發現異常,立即退貨,并做好記錄,防止因設備基礎灌漿料坍落度過大而引起收縮裂縫。